top of page

心安事順疫情安穩手冊📗

第一個主題:安定與自我照顧

--黃峻賢心理師

親愛的家長們
隨著疫情日益嚴峻,相信大家都可能感到緊張,無力,讓我們來看看黃峻賢心理師的🔅心安事順 疫情安穩手冊🔅,一起強壯我們的心靈吧💪

✅這手冊對誰有幫助??
只要你是關注疾病、關心大眾
希望透過一己之力讓疫情降溫的
都會有所幫助

✅透過這手冊我能學到什麼?
安穩情緒的方法
這手冊能讓你學會如何安穩自己與他人的情緒,透過確實的方式,讓彼此都能找到適合的方法。
能與慌張的人溝通
在疫情之中會感到慌張是很正常的,但恐慌會吞噬理性,讓彼此無法正常工作,可以透過後面的技巧讓彼此都能一同前進,完成使命

今天就來看看第一個主題吧!!

💖安定與自我照顧💖

疫情會改變什麼??
疫情不會快速消失🙄
通常會存在一段時間,但只要用心面對,很多的擔心其實是不必要的。恐懼是最大的敵人,只要之後會發生的事情,就會讓人安心。
1.工作衝擊
型態與時間都會改變。在家上班、分時上班、工時變化、溝通衝突。
2.物質資源的變化
有些物質可能會受限(口罩、酒精、隔離衣服),但各國經驗下發現這些短缺或是變貴都是暫時的。時間也會因為需要照顧家人而有縮短
3.心理變化
擔心自己與親友、或是因為疫情所產生的工作衝擊、工作風險造成影響思緒、工作內容或地點被污名化或是被歧視。最後容易產生無力感。

抵抗無力感就用專業打贏🤓🤓🤓
你的工作,對於疫情有什麼幫助?疫情之下,沒有設身於事外的人。在我們的工作或是專業中如果可以提供什麼,會讓自己感覺到很有意義呢?
例如口罩國家隊大多都是機械工程或是紡織相關業者。不是醫療人員卻救人無數,但付出自己的專業,就有新的可能性,有沒有哪些可能是自己能做的?
在危機時刻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不是一個孤島,如果可以找到這些意義,那會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持續的動力。😉

疫情產生的生理變化😰
壓力感受 : 特別容易累或是全身無力。
生理變化 :特別容易頭痛、失眠、食慾改變。
行為變化 :動力變低、喝酒變多、減少原本有的宗教行為、或是什麼都不想做。
情緒症狀 : 容易恐懼、悲傷、憤怒。

➡➡➡如果以上狀況持續變嚴重,你就需要求助專業人員的幫忙喔!
(睡眠科醫師、心理師等等)

🧡💛照顧自己的『心法』💚💙

人的動力,就像汽車的燃料
你的燃料是什麼呢?
讓自己有持續的燃料補充。😎
疫情是『耐力賽』
是馬拉松不是短跑,不會很快消失🏃‍♀️

👀檢查自己的壓力症狀
你有沒有以上的狀態呢?
如果有的話有沒有持續變嚴重呢?
找出3️⃣件可以讓自己固定從事的事情,
讓自己維持健康的活動。
找3️⃣個可以跟你聊天的朋友:)
大家一起做做看吧!!!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