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迎接小小探險家,0-3歲的發展指引

撰文者:周怡蕙 諮商心理師
校閱與設計:林芳如 社工員

兒童親職系列專欄


0-3歲是發展黃金期,身體成長、認知語言以及人際社交等發展都在這個階段奠下基礎,我們要如何觀察孩子的發展狀態給予適當的引導呢?

一、 身體發展
0-3歲是您可所見孩子身體能力變化最大的階段,孩子會歷經躺、坐起、爬行最後開始扶著站立、行走,細動作的表現上也能抓握粗筆、打開瓶蓋……大體而言,孩子的發展方向是從頭到腳,從身體軀幹到四肢,隨著身體神經肌肉骨骼日漸成熟、環境的刺激及練習,孩子的動作表現會越來越流暢。

您可以這樣做:
1.鼓勵孩子雙手拿物,可以從拿奶瓶、食物或是玩具啟蒙;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直立抱著他們去伸手抓東西。像是:開關燈,他們自覺有能力改變外在事物,建立對自己身體運動的信心。
2.提供一個安全潔淨的空間,讓孩子有機會爬行、扶物走,讓幼兒腦神經有機會整合眼睛、耳朵、皮膚及內耳平衡器官的訊息。例如:鑽隧道、走平衡木。
3.在狀況允許下,放慢腳步盡可能尊重孩子的學習,鼓勵他們自創遊戲或自己打理,例如:自己拿奶瓶、學習穿衣、吃飯等等。

二、 認知學習
0-3歲的孩子依賴感官與身體認識周遭世界,從本能反射動作逐漸轉為有目的性的活動。不過他們此時仍缺乏邏輯思維,有時候會武斷地將兩事件連結起來,例如今天會跌倒是因為昨天飯沒吃完。他們也會很有耐心地反覆嘗試,像是拿筆畫在各種材質上看有什麼不同。

您可以這樣做:
1.運用具體動作熟悉社會情境,了解因果關係,例如:玩家家酒,揉麵團做麵包。
2.引導孩子時,一句話不包含過多任務與目的,例如:請孩子丟垃圾。
3.可以帶2歲以上的孩子分析無效方法的原因,思考錯誤怎麼來的,也可以透過遊戲學習各種解決問題的方式。

三、 語言
6個月後的嬰兒會開始發出ba或da的聲音(牙牙學語),練習使用自己的口腔肌肉,一歲前也會漸漸運用手勢或產生簡單的聲音來溝通。但他們無法說出真正的字詞,所以要猜測嬰兒的需求與發生什麼事常讓照顧者倍感挫折。兩歲前,會因為大腦階段性的成熟,學步兒能夠說的語彙量會大幅增加。不過她們還在理解字詞的意義,所以有時候會有過度延伸的狀況,好比會把所有四隻腳的動物都說成狗狗,每個孩子間的差異也是很大的。

您可以這樣做:
1.使用日常的手語,像揮手、眼神接觸、點頭搖頭可幫助雙方的溝通。
2.孩子喜歡模仿照顧者的語言,您可以面對孩子運用清楚誇大的嘴型及表情說話。
3.盡可能地和孩子說話,像是日常事務、正在進行的動作、出外看到的東西等。
4.當孩子發出類似的聲音,以鼓勵代替糾正。
5.充實語言溝通的內容,例如:恐龍在樹林裡走→恐龍在樹林裡走了很久。

四、 人際社會
(一) 安全感
0-3歲的幼兒是自我中心時期,要求家長迅速且正確的滿足他的需求,這個時期要教會他們「懂得體諒他人的情緒及感覺」是相當不容易的。而且這個期間也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,他們會透過外界如何滿足它們、挫折時會不會有人來安慰,推測自己是否是被愛的、有價值的,連帶影響到往後的人格發展。

您可以這樣做:
1.固定作息、適時的安慰可以建立幼兒的安全感,當他們覺得恐懼時,可以抱抱他們,表達您對孩子的關切。
2.孩子對大人的表情與行為能敏銳感知「提供正面楷模」,讓善於模仿的孩子接收到如何表達愉悅的心情,如何用正向的態度與人互動。透過大人的示範,孩子可以學習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挑戰。

(二) 情緒:
0-3歲孩子的情緒逐漸能以動作表情、語言來反應能力及環境的限制,也代表他們表達能力增加。他們的好奇心也非常旺盛、不喜歡被控制,力求自主,此時其保持他們的信心及探索動機是主要目標。

您可以這樣做:
1.哭泣是孩子表達自己的方式,大人可以多觀察,給予回應,可以用一些同理的句子,幫助他們理解情緒。例如:寶寶撞到桌子,覺得好痛好難過。
2.2歲以上的孩子語言能力較好,您可以引導孩子思考,透過遊戲或繪本引導問題解決能力,像是:「書中的小松鼠鞋子不見了,牠好難過,怎麼辦呢?回頭找一找嗎?」鼓勵孩子多嘗試探索、模仿,幫助他們了解情緒與因果關係,可以多一些開放式的問句。

每個孩子都是充滿好奇且獨一無二的,需要我們善加觀察了解孩子的特性,給予適合發展的活動。透過我們的溫暖鼓勵,以及提供嬰幼兒各種有趣的、成功率高的活動,能讓孩子在這個豐富的世界裡建立他們自信心及興趣喔!

圖片資料來源:由Victoria Borodinova在Pixabay上發布。

bottom of page